
大闸蟹的营养如何?
- 发布:2019-07-17;
- 来源:https://www.wangshi.com.cn
每当秋风一起,大闸蟹就会勾起人们体内的馋虫,肉肥膏黄味美的大闸蟹当然不能错过。
市场上的卖大闸蟹很多,到底什么样的蟹才是大闸蟹?大闸蟹的营养如何?蟹黄是什么?蟹膏又是什么?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大闸蟹。

什么蟹才叫大闸蟹?
市场上卖的螃蟹多种多样,都打着大闸蟹、阳澄湖大闸蟹的旗号在卖。左看右看,似乎也没有多大区别。究竟什么是大闸蟹呢?它跟普通螃蟹有何区别?
大闸蟹名称由来据说是与捕蟹的工具有关。
据说捕蟹的人,在港湾间,会用闸来捕蟹,闸以竹编成,夜来关闸,在小船上,会用灯火吸引蟹爬来,蟹被灯光所诱,爬上竹闸,捕蟹人在闸轻易就能把蟹抓住。这就是闸蟹名字的由来。
其实,所有大闸蟹都是同一种螃蟹,学名Eriocheirsinensis,中文叫"中华绒螯蟹",除了大闸蟹,河蟹、毛蟹也是常见的俗名。
所以,我们平时吃的河蟹、毛蟹,其实也都是大闸蟹啦。这下你该明白了吧。
蟹黄和蟹膏,都是些什么啊?
吃大闸蟹,很多人最喜欢吃的就是其中的蟹黄蟹膏。不过,蟹黄蟹膏到底是什么呢?为什么这么好吃?
其实,平时我们吃的蟹黄和蟹膏大部分是大闸蟹的性腺和一部分内脏。
蟹膏只有公螃蟹才有
大闸蟹分公母,公蟹中白色黏黏的是蟹膏,黄色的是肝胰腺,这是雄性的副性腺。
雄性大闸蟹的内脏中蛋白质含量为12.5%,脂肪含量则为20.2%,大闸蟹90%以上的脂肪都储存在内脏中。所以,我们平时吃的蟹膏有很多脂肪,这也是蟹膏独特风味口感的主要原因。
蟹黄是母螃蟹才有
母蟹中橘红色一粒粒比较硬的是蟹黄,黄色的同样也是肝胰腺,蟹黄是雌性的卵巢。
我们吃到的蟹黄主要是雌螃蟹体内的卵巢和卵细胞,不过也可能刮下部分内脏。这个季节吃的大闸蟹基本是繁殖季节,蟹黄体积变大、呈鲜艳的橘黄色恰好代表母蟹的性腺已经成熟,这种蟹黄一般更好吃。
有的人就会说了,我喜欢吃蟹膏,而有的人可能就会说蟹黄好吃一些。那么,买螃蟹的时候该怎么区分公母呢?给大家介绍两个小秘诀:
雌雄螃蟹可以通过“肚脐”的形状分辨,雄蟹一般尖突,雌蟹比较圆宽,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想要的口味挑选。
蒸煮的时候,翻转大闸蟹,让它们的背部向下,肚子朝上,这样能让蟹膏和蟹黄最大限度地保留,鲜味也会最好哦!
蟹肉的营养呢?
除了蟹黄蟹膏,大闸蟹的肉虽然不多,但是味道也很鲜美。它的营养又如何呢?
从营养分析来看,蟹肉的蛋白含量比较丰富。蟹肉的蛋白质含量高达18.9%,脂肪含量则只有0.9%。可见,大闸蟹的蛋白质绝大部分都在蟹肉中。
蟹肉蛋白质属于白肉,也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必需氨基酸,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来源。
蟹肉还含有丰富的n-3脂肪酸,n-6脂肪酸比例为16.43%,n-3脂肪酸比例为7.44%,n-6/n-3脂肪酸的比例是2.2。蟹肉还有比较丰富的矿物质,如锌、铁、铜和磷等,对于补充矿物质也还是不错的。
总的来说,蟹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,同时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,还是一种不错的食物。